作为北京市首批授牌的25家市级“演艺新空间”之一,正乙祠戏楼以古色古香的木质结构建筑为载体,将京剧、昆曲等传统戏曲与戏楼建筑完美结合,铸就一方传承戏曲文化的艺术殿堂。
正乙祠戏楼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河沿220号,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。戏楼原为明代古寺,清康熙六年(1667年)浙人将其创立为“奉神明,立商约,联乡谊,助游燕”的银号会馆。康熙五十一年(1712年),正乙祠戏楼落成,占地968.3平方米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整体木制结构的室内剧场,有着“中国戏楼活化石”和“京城最美古戏楼”的双重美誉。
正乙祠戏楼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,跨越明、清、民国,直至当今,见证了中国戏曲从“雅部”向“花部”的转型,更经历京剧表演艺术从诞生、发展直至繁盛的整个过程。京剧创始人程长庚、谭鑫培以及京剧大师梅兰芳等相继在此登台演出。
正乙祠戏楼坚持“小而美、小而精、小而雅”的定位,上演多部经典昆曲剧目,兼有京剧、舞剧、音乐会等。其中。昆曲《牡丹亭》《游园·惊梦》《梅兰芳菲》《怜香伴》、舞剧《幻茶谜经》、音乐会《古祠听雪》《高山流水》等演出广受观众好评,也让这座历史建筑重新焕发光彩。
正乙祠戏楼举办“正乙祠下午茶”昆曲沙龙活动,邀请昆曲演员作为主讲嘉宾,现场表演经典昆曲剧目,并进行昆曲知识的讲解和互动,丰富活动精彩不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