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剧场官网 梨园剧场官网订票24小时订票热线:010-66552100
订票热线:01066552100  首页 剧场交通路线 京剧知识 梨园剧场介绍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关于退/换票 订单查询   
您的位置: 梨园剧场 > 行业新闻
 
  于魁智/李胜素/孙桂元星城再聚首谈论京剧艺术  
  时间:2018.11.20 作者:梨园剧场网站管理员 点击:724次  
    

于魁智李胜素孙桂元星城再聚首——京剧大咖漫谈京剧艺术

11月15日,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湖南省演艺集团等单位主办的“华人文化大讲堂·湘江艺术+”于魁智·李胜素京剧艺术漫谈会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。
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、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,国家一级演员、国家一级导演孙桂元,与广大戏迷近距离接触,共话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。
继承好了,才有能力创新
“我来过湖南很多次,国家京剧院在长沙演过《智取威虎山》,长沙观众对京剧的热情很高,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”活动一开始,于魁智的一席话迅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。
京剧《帝女花》讲述了明末皇帝之女长平公主与驸马周世显在家国覆亡之际,坚贞不屈,历经考验,最终在含樟树下成婚殉国的壮美故事。它根据清代传奇及同名粤剧改编。
“几十年来,粤剧《帝女花》长演不衰,每次演出都一票难求。它的魅力在哪里?”于魁智说,他和老搭档李胜素带着强烈的好奇,于2006年在香港观看了粤剧《帝女花》。看戏的过程中,他们被打动,萌生了将其移植成京剧的想法。
于魁智说:“很多京剧名剧由地方戏改编而来,如《穆桂英挂帅》。香港戏曲界的朋友认为,京剧是综合艺术,表现形式丰富,张力强,对《帝女花》的推广、传承、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。我们决定共同策划创作京剧《帝女花》。”
粤剧细腻,擅长演绎儿女情长的故事。京剧大气,展现的人物大多数是王侯将相,剧情大起大落。京剧如何演绎粤剧名剧呢?
“这是一次极大的挑战,我们以‘向经典致敬,尊重原创’为原则进行创作。”该剧导演孙桂元介绍,京剧《帝女花》保留了粤剧版的故事、经典唱段、台词、主要旋律等内容,在剧本架构、音乐唱腔、舞美和表演等方面都有大胆突破。李胜素和于魁智两位主演展现了全新的艺术形象。于魁智首次突破了老生的行当,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、才华横溢、铁骨铮铮的美少年。
京剧的传承与创新是人们关注的话题。“在这部剧中,几乎所有的京剧板式都有。它虽然做了创新和改编,但一招一式、一字一句都是京剧的味道。”孙桂元认为,戏曲是发展的,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,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和发展。只有在全面深刻了解传统的基础上,才有能力塑造新的形象、创造新的内容。
“到目前为止,我唱了157首京歌。”于魁智认为,京剧要不断向前发展,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,培养年轻观众,多条腿走路。如京歌,既让老戏迷听到原汁原味的京剧,又吸引年轻人慢慢向京剧靠拢。
“心里长草唱不了戏”
“我最自豪的事情是从艺近47年,没有离开京剧舞台半步。刚刚主持人介绍,我是国家京剧院的艺术总监。从11月7日起,我已经不是了。经过反复思考,在领导的支持下,我决定潜心京剧表演,为艺术尽忠。从事戏曲工作,要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清贫。心里长草唱不了戏。”于魁智说完,台下观众无不动容。
于魁智和李胜素都认为,虽然大家最常关注的是台上的角儿,但京剧是综合艺术,需要各个方面长时间的通力合作。导演孙桂元感慨,戏曲界讲究排位,但是于、李从来不计较排位,精诚合作,是戏曲的知己。
于魁智和李胜素合作近20年,是京剧舞台上的黄金搭档,也是“劳模典范”。他们每年的正式演出不少于100场,2017年演出了147场。同时,不断推出新作。
对现场戏迷和青年戏曲演员“怎样学好京剧”“为什么说学艺术最后是比拼文化”的提问,他们结合自身经历,诚恳地回答。
李胜素认为,不能一味照搬老师教的内容,要结合自身条件学习、调整。
于魁智说,他从小开始学戏,忽略了文化的学习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,他发现自己不能很好地理解人物和剧本的要求,非常痛苦。于是,他两次放弃稳定的工作,先后报考专业院校本科和研究生。他说:“京剧表演要真正做到唱得响、立得住、传得开,必须全身心投入。这个投入不仅仅是指表演,而是文化水平、思想深度、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的综合。”

 
 
 
 
    最方便的购票体验 免费送票 票到付款 安全保障